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文章
-
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的数据分析与趋势预警功能
2025-11-07
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不仅需实时输出氨氮浓度值,更需通过数据分析与趋势预警为水质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核心功能设计如下:实时数据处理与展示基础功能:实时显示氨氮瞬时值、监测时间、水样温度、pH值、电极状态(如斜率、响应时间)等参数,支持单位切换(mg/L、μg/L),并以数字、曲线(1小时/24小时实时曲线)两种形式呈现,直观反映氨氮变化趋势(如生化池氨氮随曝气时间的下降过程)。数据统计:自动计算小时均值、日均值、月均值(符合HJ/T91-2002标准,小时均值至少由4次瞬时值计算...
-
电极法氨氮监测仪的试剂选择与用量控制
2025-11-06
电极法氨氮监测仪虽试剂消耗少,但试剂的选择与用量控制直接影响预处理效果和测量准确性,核心试剂及控制要点如下:pH调节试剂(碱性缓冲液)常用试剂为10%氢氧化钠(NaOH)溶液,其优势是碱性强、易溶解,能快速将水样pH调节至11.0±0.5。需选用分析纯NaOH(纯度≥96%),避免杂质(如碳酸钠、重金属)影响电极响应;配制时使用无氨去离子水(电导率<1μS/cm),防止水中氨污染导致空白值偏高。用量控制:通过加药泵流量与采样量联动控制,如抽取50mL水样时,加药...
-
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的采样系统设计与优化
2025-11-06
采样系统是电极法氨氮监测仪获取代表性水样的关键,其设计需满足“流量稳定、防堵塞、水样新鲜”三大要求,核心设计与优化要点如下:采样泵选型与控制主流采样泵为蠕动泵(流量范围10-50mL/min),其优势是无二次污染(泵管与水样隔离)、流量稳定(误差≤±3%),且可通过调整转速精准控制采样量。针对高浊度水样(如生化池污水),需选用耐磨泵管(如硅胶-聚四氟乙烯复合管,寿命是普通橡胶管的3倍),避免污泥磨损泵管导致流量波动。采样控制采用“间歇采样+定量采样”模式:每间隔...
-
市政污水处理厂电极法氨氮监测的应用要点
2025-11-06
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氨氮监测涵盖进水口、生化池、出水口等关键节点,电极法仪器需结合各节点水质特点优化应用策略,确保数据支撑工艺调控与达标排放:进水口监测:抗冲击负荷设计进水口水质波动大(如早高峰生活污水导致氨氮骤升,或工业废水偷排导致氨氮超100mg/L),仪器需具备:①宽量程检测能力(0-500mg/L),避免高浓度时电极饱和;②快速预处理系统(加药反应时间<3分钟),确保水样快速进入检测单元,及时捕捉浓度变化;③抗堵塞采样管路(管径>15mm,前端加装100μm滤网),防止毛...
-
工业废水电极法氨氮监测的特殊干扰与解决方案
2025-11-06
工业废水成分复杂(如高盐、高有机物、重金属),对电极法氨氮监测的干扰远大于市政污水,需针对不同行业废水的特性制定解决方案:高盐干扰(化工、印染废水):高盐废水(氯离子浓度>10000mg/L)中大量Na⁺、K⁺会与NH₃竞争透过电极膜,导致测量值偏高(偏差可达20%以上)。解决方案:①选用“高盐专用电极”,其敏感膜对NH₃的选择系数更高(>10⁶),能有效排斥阳离子干扰;②采用“标准加入法”校准,在高盐水样中加入已知浓度的氨氮标准溶液,通过计算加入前后的电势变化,消除基体(高...
-
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的电极维护与寿命延长技巧
2025-11-06
电极是仪器的核心耗材(寿命通常6-12个月),科学的维护可显著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运维成本,核心维护技巧如下:日常清洁(每日1次):测量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表面10-20秒,去除残留水样(尤其含高盐、高有机物的水样),避免污染物附着在敏感膜上。若膜表面有明显污渍(如黄褐色有机物),可用软毛刷(尼龙材质,刷毛直径<0.1mm)轻轻刷洗,禁止用硬物刮擦(防止膜破损)。定期活化(每2周1次):电极使用一段时间后,敏感膜响应灵敏度可能下降,需进行活化处理。将电极浸泡在0.1mo...
-
电极法氨氮在线监测仪的校准方法与周期设定
2025-10-29
校准是维持电极法氨氮监测仪准确性的核心环节,需根据仪器使用场景、电极状态制定科学的校准方案,常见校准方法与周期如下:两点校准(日常校准)适用场景:水质稳定的监测点(如市政污水处理厂出水口,氨氮浓度5-30mg/L),电极使用时间<3个月。操作步骤:①准备低浓度(如1mg/L)和高浓度(如100mg/L)氨氮标准溶液(用邻苯二甲酸氢钾缓冲液配制,pH=7.0);②仪器进入校准模式,先注入低浓度标准溶液,待电势稳定后记录E₁;③再注入高浓度标准溶液,记录E₂;④仪器自动计算校准曲...
-
电极法氨氮监测的余氯干扰与去除技术优化
2025-10-29
余氯是电极法氨氮监测的“隐形杀手”,即使低浓度余氯(0.1mg/L)也会在几小时内氧化电极敏感膜(如聚四氟乙烯膜),导致膜的选择性下降、响应灵敏度骤降,甚至使电极撤底失效。传统余氯去除技术存在试剂过量或不足的问题,优化技术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余氯联动加药系统:在预处理单元加装在线余氯监测仪(检测范围0-5mg/L,误差≤±5%),实时测量水样余氯浓度,根据“余氯浓度-硫代硫酸钠添加量”对应关系(如1mg/L余氯需添加1.5mg/L硫代硫酸钠)自动调整加药泵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