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310-8275478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电极法氨氮监测仪的标准溶液配制与保存技术

电极法氨氮监测仪的标准溶液配制与保存技术

更新时间:2025-11-12点击次数:16

标准溶液是电极法氨氮监测仪校准的核心,其浓度准确性直接影响测量结果,标准溶液的规范配制与保存是确保校准有效的关键,技术要点如下:

标准溶液分级与配制要求

一级标准溶液(储备液,1000mg/L):

试剂选择:采用基准试剂氯化铵(NH₄Cl,纯度≥99.9%),在 105℃烘箱中干燥 2 小时,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避免因吸潮导致称量误差。

配制步骤:准确称取 3.8190g 干燥后的 NH₄Cl,用无氨超纯水(电导率<0.1μS/cm)溶解,转移至 100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浓度为 1000mg/L(以 N 计)。

不确定度控制:称量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精度 0.1mg),定容用 A 级容量瓶,确保配制误差≤±0.1%。

二级标准溶液(中间液,100mg/L):

配制步骤:用移液管准确移取 10.00mL 一级标准溶液至 100mL 容量瓶中,用无氨超纯水定容,摇匀,浓度为 100mg/L。

时效性:现用现配或冷藏保存(4℃),有效期 7 天,避免长期存放导致氨挥发损失。

工作标准溶液(校准用,0.1-500mg/L):

配制步骤:根据校准需求,用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二级标准溶液,用无氨超纯水稀释至目标浓度(如移取 5mL 100mg/L 溶液至 100mL 容量瓶,得到 5mg/L 工作液)。

基质匹配:对于复杂水质(如高盐废水),工作溶液需用实际水样的空白液(经蒸馏或过滤去除氨氮)稀释,确保校准溶液与实际水样基质一致,减少基质效应误差。

无氨超纯水的制备

制备方法:

基础纯水:采用反渗透 + 离子交换系统制备纯水(电导率<1μS/cm)。

除氨处理:将基础纯水通过氨吸附柱(填充 001×7 阳离子交换树脂或活性炭),树脂吸附水中残留氨;或采用蒸馏法(加入少量硫酸调节 pH<2,蒸馏收集馏分),确保纯水中氨氮浓度<0.001mg/L。

验证方法:用电极法仪器测量纯水电导率(应<0.1μS/cm)和氨氮值(应<0.01mg/L),合格后方可用于配制标准溶液。

保存技术与有效期

容器选择:一级标准溶液用棕色玻璃试剂瓶(防止光照导致氨挥发)或聚乙烯瓶(耐酸碱)存放,瓶盖密封(可垫聚四氟乙烯垫片),减少与空气接触。

保存条件:

一级标准溶液:冷藏(4±2℃)避光保存,有效期 3 个月,每月需用新鲜配制的二级标准溶液验证浓度(偏差应≤±1%),若超差需重新配制。

二级标准溶液:冷藏保存,有效期 7 天,使用前需恢复至室温(25℃),并摇匀后再移取。

工作标准溶液:现配现用,若需短期保存(<24 小时),可置于 4℃冰箱,使用前需再次测量确认浓度(如与理论值偏差>5%,需重新配制)。

标识要求:每瓶标准溶液需标注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配制人,避免混淆使用过期溶液。

常见问题与解决

浓度偏低:可能因 NH₄Cl 吸潮(称量值偏小)、定容时超量、保存不当导致氨挥发。解决:严格干燥 NH₄Cl,定容时视线与刻度线水平,加强密封保存。

基质效应:复杂水样(如高盐)的工作溶液测量值与理论值偏差大。解决:采用基质匹配法配制工作溶液,或通过标准加入法校准,消除基质影响。


扫码加微信

服务热线

0310-8275478

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3564226449@qq.com

Copyright © 2025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16027114号-4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