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技术文章
-
如何选择适合延长余氯传感器使用寿命的保护液?
2025-07-29
选择适合的余氯传感器保护液,需结合传感器类型(尤其是电化学法传感器,比色法传感器通常无需保护液)、核心部件材质及存储需求,核心目标是维持电极活性、防止膜片老化、避免电解液干涸或污染。以下是具体选择原则和实操建议:一、保护液的核心功能与适用场景余氯传感器保护液的核心作用是:电化学法传感器:保持电极(工作电极、参比电极)湿润,维持电解液浓度稳定,防止膜片(如PTFE透气膜)因干燥而开裂,同时抑制细菌滋生(避免污染膜孔)。不适用场景:比色法传感器(无电极/膜片结构)、长期浸泡在被测...
-
如何延长余氯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2025-07-29
延长余氯传感器的使用寿命需结合其测量原理、使用场景及核心损耗因素,通过科学的维护、合理的操作和环境控制实现。以下是具体方法,按传感器类型和通用原则分类说明:一、针对电化学法(电极法)传感器的延长寿命措施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损耗点是电极腐蚀、膜片污染、电解液消耗,需重点关注以下操作:定期清洁与维护电极日常清洁:每周用软布(或专用清洁棉)轻轻擦拭电极膜表面,去除附着的杂质(如藻类、水垢、有机物),避免膜孔堵塞影响余氯渗透。若污染严重,可用0.1mol/L的稀盐酸(或制造商推荐的清洁...
-
如何实现浮漂监测站的远程控制?
2025-07-25
实现浮漂监测站的远程控制需要结合物联网技术、通信模块、云计算平台和智能算法等多方面技术手段。以下是详细的实现方案及关键步骤:一、浮漂监测站硬件架构设计1、核心传感器集成多参数感知单元:在浮漂内部安装各类环境传感器(如水温、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光照强度等),采用数字信号输出接口确保数据准确性。定位与姿态校正:嵌入GPS/北斗双模定位芯片,配合九轴惯性测量单元(IMU)实时修正设备方位,防止因水流冲击导致的偏移误差。能源供给系统:配备高效太阳能板+锂电池组合,支持阴雨天...
-
浮漂监测站整个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2025-07-23
浮漂监测站系统的设计理念围绕“简约而不简单”展开。整个系统主要由浮体、传感器模块、数据传输单元和电源供应部分组成,摒弃了传统复杂笨重的监测设备的冗余构造。1.浮体多采用高强度轻质材料制成,如工程塑料或泡沫复合材料,既能保证足够的浮力使设备稳定漂浮于水面,又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抵御海水侵蚀和微生物附着。其外形通常设计成流线型,减少水流阻力的同时降低被杂物缠绕的风险,确保长期稳定运行。2.传感器模块则是这套系统的“智慧大脑”,尽管体积小巧,却集成了多种高精度传感器。无论是测量水...
-
余氯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一般有多长?
2025-07-18
余氯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受测量原理、使用环境、维护频率等因素影响,不同类型传感器的寿命差异较大,通常可分为核心部件寿命和整体设备寿命(含辅助组件)。以下是具体说明:一、按测量原理划分的寿命范围1.电化学法(电极法)传感器核心部件寿命: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是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电极膜,其寿命主要取决于:电极损耗:电极在反应中会逐渐消耗,尤其在高浓度余氯或杂质较多的水体中损耗更快。膜片老化:膜片(如PTFE膜)会因污染、氧化或物理磨损失效,影响余氯渗透效率。电解液消耗:部分传感器需定期...
-
选择余氯传感器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2025-07-18
选择余氯传感器时,需结合应用场景的水质特性、精度要求、环境条件等核心要素,确保其监测数据可靠、运行稳定且符合实际需求。以下是关键考虑因素:一、测量原理与适用场景匹配余氯传感器的测量原理直接影响其适用环境和精度,需根据水质特点选择:电极法(电化学原理):原理:通过电极与水中余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或电位变化,换算成余氯浓度。优势:响应速度快(数秒至数十秒)、可在线实时监测、适合低浓度(如0-5mg/L)场景(如饮用水、医疗纯水)。局限性:易受水中pH值、温度、浊度、还原性...
-
余氯传感器在医疗卫生行业的具体应用场景有哪些?
2025-07-18
余氯传感器在医疗卫生行业中,主要围绕水质安全与消毒效果控制两大核心需求,应用于多个关键场景,确保医疗用水、消毒过程及相关环境的安全性,具体场景如下:一、医用纯水与透析用水监测血液透析用水: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血液直接与透析液接触,若水中余氯(尤其是游离性余氯)超标,会破坏血液中的红细胞、蛋白质,引发溶血或过敏反应。根据《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YY0572标准),透析用水中游离氯浓度需严格控制在**<0.1mg/L**。余氯传感器实时监测纯水制备系统(如反渗透设备后处理阶段...
-
余氯传感器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
2025-07-18
域发挥着保障水质安全、优化工艺效率的关键作用,主要应用领域如下:一、市政供水与饮用水处理自来水厂:实时监测出厂水、管网水的余氯浓度,确保符合国家标准(0.05-4mg/L),既抑制管道中细菌滋生,又避免余氯过高产生异味或消毒副产物(如三率甲烷)。二次供水:对小区水箱、加压泵站等二次供水设施,监测余氯以防止水质二次污染,保障终端用户饮水安全。二、污水处理与水环境治理污水处理厂:监测尾水消毒后的余氯残留量,确保达标排放(避免毒害水体生物,如鱼类对余氯敏感),同时优化消毒剂投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