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UV 法 COD 在线监测仪器的研发、生产和应用需遵循国际标准与技术规范,确保仪器性能的一致性和数据的可靠性,主要标准体系如下:
国际标准
ISO 11923:1998《Water quality - Determination of UV absorbance at 254 nm》:
核心内容:规定了水样在 254nm 波长处紫外吸光度的测量方法,包括仪器性能要求(如光源稳定性、单色性)、水样预处理(过滤、除气泡)、测量步骤等。
应用:UV 法 COD 仪器的光学检测系统设计需符合该标准对吸光度测量的精度要求(吸光度测量误差≤±0.005Abs)。
EN 12255-18:2003《Water quality - Guidance standard for the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s for water pollution》:
核心内容:欧盟标准,规定了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包括 COD 在线监测仪)的设计、安装、校准、维护等通用要求,强调数据有效性和质量控制。
应用:出口欧盟的 UV 法 COD 仪器需满足其对数据存储(至少 1 年)、故障报警、通讯协议的要求。
ASTM D5904-02《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Ultraviolet Absorbance of Water》:
核心内容: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详细规定了水样紫外吸光度(包括 254nm)的测量程序,适用于地表水、污水等多种水质。
应用:仪器在北美市场的应用需遵循该标准的预处理和校准方法。
国内标准与规范
HJ/T 191-2005《紫外(UV)吸收水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核心地位:我国 UV 法 COD 在线监测仪器的核心标准,规定了仪器的技术要求(如量程、检出限、重复性、漂移)、性能检测方法(如校准步骤、误差计算)和验收规则。
强制要求:国内生产和使用的 UV 法 COD 仪器必须通过该标准的检测,方可用于环保部门的在线监控系统。
HJ 212-2017《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核心内容:规定了污染物在线监测数据(包括 COD)的传输格式、通讯协议、数据项定义(如监测时间、COD 值、仪器状态码)。
应用:UV 法 COD 仪器需内置该协议,确保监测数据能正确上传至省级 / 国佳级环保监控平台。
GB/T 32207-2015《水质自动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关联要求:UV 法 COD 仪器配套的采样系统需符合该标准对采样代表性、防堵塞、流量稳定性的要求。
标准合规性验证
仪器制造商需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型式评价,验证仪器是否符合 HJ/T 191-2005 等标准要求,取得《环境保护产品认证》。
用户在选型时,需核查仪器的认证证书,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避免采购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导致数据不被环保部门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