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310-8275478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物理吸收法(UV紫外法)测量COD的原理是什么?

物理吸收法(UV紫外法)测量COD的原理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9-12点击次数:25

物理吸收法(UV 紫外法)测量 COD 的核心原理,是基于朗伯 - 比尔定律(Lambert-Beer Law) 和有机物的紫外吸收特性—— 水中的还原性有机物(COD 的核心贡献者)对特定波长的紫外光具有选择性吸收,通过测量紫外光的吸收强度,可间接推算出水中有机物的浓度,进而得到 COD 值。

一、核心前提:有机物的紫外吸收特性

COD(化学需氧量)的本质是 “水中还原性有机物被氧化所需的氧量",而绝大多数还原性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芳香族化合物等)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共轭双键(C=C)、羰基(C=O)、羟基(-OH) 等官能团。这些官能团会对波长为 254nm(紫外区) 的光产生强烈吸收 —— 这是 UV 法测量 COD 的 “物质基础"。

 

简单来说:水中有机物浓度越高,对 254nm 紫外光的吸收越强;反之则越弱,这种吸收强度与有机物浓度的线性关系,是 UV 法间接计算 COD 的核心逻辑。

二、关键定律:朗伯 - 比尔定律(定量依据)

UV 法的定量计算玩全依赖朗伯 - 比尔定律,该定律描述了 “光的吸收强度与物质浓度、光在介质中传播距离(光程)" 的定量关系,公式如下:
A = ε × b × c
其中各参数含义如下:

 

参数

名称

物理意义

A

吸光度

紫外光穿过水样后,被有机物吸收的 “强度指标"(无单位,通过传感器检测获得)

ε

摩尔吸光系数

特定有机物对 254nm 紫外光的 “吸收能力常数"(与有机物种类相关,单位:L/(mol・cm))

b

光程长度

紫外光在水样中传播的距离(即传感器 “检测池" 的长度,单位:cm,固定值)

c

有机物浓度

水中还原性有机物的浓度(单位:mol/L,待求量)

 

由于实际水样中有机物是 “多种混合物",无法单独测量每种有机物的 ε 值,因此 UV 法会通过 **“校准曲线"** 简化计算:先使用已知 COD 值的标准溶液(如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测量其对应吸光度 A,建立 “A-COD" 的线性关系(替代单一 ε 值);实际测量时,只需检测水样的 A 值,代入校准曲线即可直接算出 COD。

三、传感器结构与测量流程(原理落地)

UV 紫外法 COD 传感器的硬件设计围绕 “精准测量吸光度" 展开,核心结构包括光源、检测池、检测器、参比光路四部分,具体测量流程如下:

 

光源发射特定波长光
传感器内置254nm 紫外 LED 光源(主测量光)和850nm 红外 LED 光源(参比光)。254nm 光用于测量有机物吸收,850nm 光用于消除干扰(浊度、色度对紫外光的非特异性吸收)。

 

光穿过水样(检测池)
水样流入传感器的 “检测池"(光程 b 固定,如 5mm/20mm/50mm),254nm 紫外光穿过水样时,部分被有机物吸收,剩余光(透射光)到达检测器;同时 850nm 红外光也穿过水样,几乎不被有机物吸收(仅被浊度、悬浮物吸收)。

 

检测器接收并计算吸光度
检测器分别接收 “254nm 透射光强度(I)" 和 “初始 254nm 光强度(I₀)",通过公式 A = log(I₀/I) 计算出 “有机物相关吸光度";同时通过 850nm 光的吸收强度,扣除 “浊度 / 悬浮物导致的额外吸光度",得到净吸光度(A 净)。

 

换算为 COD 值
传感器根据预先校准好的 “净吸光度 - COD" 曲线,将 A 净直接换算为 COD 测量值,最终显示或输出数据(如 4-20mA 信号、RS485 通讯)。

 

四、UV 法的核心优势与局限性(原理衍生特性)

UV 法的特性玩全由其 “物理吸收" 原理决定,与化学氧化法(重铬酸钾法)形成鲜明对比:

1. 核心优势

无需试剂,运维简单:仅依赖光的吸收,无需添加氧化剂、催化剂(如硫酸银),避免了试剂消耗、废液处理的成本和麻烦。

响应速度快:从水样进入检测池到出结果仅需几秒至几十秒(化学法需加热回流 2 小时),适合实时在线监测。

无二次污染:因无化学试剂参与,不会产生含重金属(如汞)、强酸的废液,环保性更强。

2. 局限性(原理带来的固有问题)

需提前校准,依赖标准曲线:不同水样中有机物的种类(如生活污水 vs 印染废水)不同,其平均摩尔吸光系数 ε 存在差异,若用通用校准曲线测量,可能导致误差(需用目标水样的标准溶液重新校准)。

易受干扰物质影响:

浊度(悬浮物)、色度会吸收 254nm 紫外光,导致测量值偏高(需通过 850nm 参比光补偿,或预处理过滤);

硝酸盐(NO₃⁻)在 254nm 处也有吸收,若水样中硝酸盐浓度高(如地下水),会误计入 COD 值(需额外校正或选择抗硝酸盐干扰的传感器)。

量程有上限(光饱和效应):当水样 COD 过高(如 > 2000mg/L)时,254nm 紫外光会被有机物WAN 全吸收(透射光 I≈0),吸光度 A 超出线性范围(即 “光饱和"),需稀释后才能测量(化学法可通过调整试剂浓度扩展量程)。

总结

UV 紫外法测量 COD 的本质是:利用有机物对 254nm 紫外光的选择性吸收,通过朗伯 - 比尔定律将吸光度转化为 COD 值。其核心优势是快速、无试剂,适合在线实时监测;但需解决校准匹配、干扰补偿、高浓度稀释等问题,才能确保测量精度。

扫码加微信

服务热线

0310-8275478

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3564226449@qq.com

Copyright © 2025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16027114号-4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