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310-8275478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电导率传感器校准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电导率传感器校准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更新时间:2025-08-21点击次数:21

电导率传感器的校准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关键环节,过程中需注意以下细节,以避免误差引入并保证校准效果:

一、校准前的准备工作

 

环境与设备检查

 

确保校准环境温度稳定(温差≤±2℃/ 小时),避免阳光直射、气流剧烈波动(如空调出风口正对),因为温度是影响电导率的核心因素,环境不稳定会导致标准液电导率漂移。

检查传感器外观:电极表面需无划痕、结垢、气泡或破损,若有污染物需用去离子水冲洗(不可用硬毛刷擦拭,以免损伤电极镀层),必要时用稀盐酸(10% 浓度)浸泡 5 分钟去除水垢后再冲洗。

确认校准设备状态:如使用便携式电导率仪作为参比,需提前完成自身校准;标准液需在有效期内(通常密封状态下 6 个月,开封后 1 个月),且无沉淀、浑浊(高浓度 KCl 溶液可能结晶,需提前升温溶解并摇匀)。

 

标准液的选择与处理

 

标准液的电导率值需与传感器量程匹配:例如测量 0~200 μS/cm 的传感器,优先用 10 μS/cm 和 141.3 μS/cm 的标准液进行 “两点校准",覆盖低、中量程;高量程传感器(如 0~200 mS/cm)需搭配 12.88 mS/cm 和 100 mS/cm 的标准液。

标准液需提前平衡温度:将标准液放置在校准环境中 30 分钟以上,使溶液温度与传感器工作温度一致(温差≤±1℃),否则会因温度补偿误差导致校准偏差。

二、校准操作中的关键细节

 

操作顺序与规范

 

“从低到高" 的顺序校准:先校准低电导率标准液(如 10 μS/cm),再校准高电导率标准液(如 141.3 μS/cm),避免高浓度溶液残留污染低浓度标准液。

传感器浸入深度与位置:电极需玩全浸没在标准液中(液面超过电极上方 2~3 cm),且远离容器壁(至少 1 cm),避免容器材质(如塑料释放离子)或边缘效应影响测量。

避免气泡干扰:将传感器缓慢放入溶液,若电极表面附着气泡,需轻轻晃动传感器使其脱离(气泡会阻碍离子传导,导致测量值偏低)。

 

读数稳定与记录

 

等待读数稳定:浸入标准液后,需等待 30 秒~2 分钟(根据传感器响应速度),直至数值波动≤±0.5% FS 时再记录,避免因未达平衡导致校准误差。

重复测量验证:同一标准液中至少重复测量 2 次,2 次结果偏差需≤±1%,否则需重新检查操作(如是否清洗干净、是否有气泡)。

 

交叉污染防控

 

更换标准液前必须撤底清洗传感器:先用去离子水冲洗 3~5 次,再用滤纸吸干电极表面水分(不可擦拭,防止损伤电极),避免前一种溶液残留影响下一种标准液的浓度。

标准液不可倒回原瓶:从原瓶取出的标准液需一次性使用,不可倒回,防止污染整瓶溶液。

三、校准后的验证与收尾

 

校准效果验证

 

用校准后的传感器测量另一种浓度的标准液(如校准了 10 μS/cm 和 141.3 μS/cm 后,测量 50 μS/cm 标准液),验证测量值与标准值的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通常≤±2%),若超差需重新校准。

检查温度补偿功能:若条件允许,可在不同温度下(如 20℃、30℃)测量同一种标准液,对比测量值与该温度下的理论电导率(如 141.3 μS/cm 在 30℃时理论值约 155.5 μS/cm),验证温度补偿是否准确。

 

数据记录与设备维护

 

详细记录校准信息:包括校准日期、环境温度、标准液浓度及批号、校准前后的测量值、操作人员等,形成可追溯的校准记录。

校准后处理:传感器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按说明书要求保存(如部分电极需浸泡在饱和 KCl 溶液中,防止干燥老化);标准液密封后放回阴凉避光处,标注开封日期。

四、特殊场景的额外注意事项

高纯度水(如超纯水)传感器校准:需在洁净环境(如超净工作台)中操作,避免空气中 CO₂溶解到低电导率标准液中(导致电导率升高),建议使用密封式校准容器。

工业现场在线校准:需关闭传感器所在管道的阀门,排空管道内介质后用标准液冲洗管道 3 次以上,确保管道内无残留介质干扰,且校准过程中避免管道振动。

 

总之,电导率传感器校准的核心是控制温度影响、避免污染、确保操作规范,通过严格把控每一步细节,可最大限度减少校准误差,保证传感器在实际测量中的准确性。


扫码加微信

服务热线

0310-8275478

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3564226449@qq.com

Copyright © 2025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16027114号-4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