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更新时间:2025-11-19
点击次数:21
电极法氨氮监测仪的安装调试与验收是确保仪器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标准化流程可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的测量偏差或故障,核心步骤如下:
安装前准备
现场勘查:
环境检查:确认安装点温度(5-40℃)、湿度(<85%)、通风条件,远离强电磁源(如变压器、电机)和振动源(如水泵),户外安装需有防雨防晒设施(防护等级 IP65)。
基础条件:检查供电(220VAC±10%,50Hz)、接地(接地电阻<4Ω)、通讯(4G 信号强度>-85dBm 或光纤接口)是否满足要求,采样点至仪器的管路距离<5 米(减少水样传输时间)。
水样条件:测量水样的温度、pH、浊度、盐度等参数,确认与仪器适用范围匹配(如高盐废水需选用高盐专用机型)。
设备与耗材准备:
仪器主机、电极、采样泵、预处理单元等部件齐全,核对型号与订单一致,检查外观无破损。
耗材:准备标准溶液(10mg/L、100mg/L)、NaOH 溶液(10%)、硫代硫酸钠溶液(0.1mol/L)、滤膜(5μm)、泵管等,确保在有效期内。
安装与连接
主机安装:
固定:将主机安装在角钢支架上(距地面≥0.5 米),水平误差<±2°(避免电极受力不均),拧紧固定螺栓防止振动移位。
电极安装:氨氮电极、pH 电极垂直或水平安装在流通池内,确保电极膜玩全浸没在水样中(无气泡),电极线缆固定牢固(避免拉扯导致接线松动)。
采样与预处理系统安装:
采样泵:潜水式泵固定在采样点水面下 0.5-1 米处,自吸式泵安装在监测井内,吸水管末端加装 100μm 滤网。
管路连接:采样管、加药管采用 UPVC 管,管径 10-15mm,用卡箍或螺纹连接(确保无泄漏),管路走向避免 U 型弯(防止积水),最高点设置排气阀。
电气与通讯连接:
电源线:接入带漏电保护的空开(10A),线缆规格≥1.5mm²,做好防水绝缘处理。
通讯线:RS485 线采用双绞屏蔽线(单端接地),4G 天线安装在信号良好处,连接后测试通讯是否正常。
调试与参数设置
系统调试:
上电检查:接通电源,检查仪器各模块(泵、加热、显示屏)是否正常启动,无异常报警。
管路排气:启动采样泵,抽取去离子水冲洗管路和流通池,排除气泡(尤其电极周围),确保水样流通顺畅。
加药校准:测试 NaOH、硫代硫酸钠加药泵的流量准确性(用量筒校准,误差≤±5%),调整加药量使水样 pH 稳定在 11.0±0.5。
参数设置:
基本参数:设置采样间隔(10-30 分钟)、校准周期(每周 1 次)、预警阈值(如排放限值 15mg/L,二级预警设为 12mg/L)。
通讯参数:配置平台 IP 地址、端口号、设备编码、协议类型(HJ 212-2017),测试数据上传是否成功。
验收测试
性能验证(按 HJ/T 101-2003):
零点漂移:用无氨超纯水连续测量 24 小时,每 4 小时记录 1 次,漂移≤0.1mg/L。
量程漂移:用 80% 量程标准溶液(如 80mg/L)连续测量 24 小时,漂移≤±5%。
示值误差:测量 20% 和 80% 量程标准溶液,误差分别≤±10% 和 ±8%。
比对试验:采集实际水样,与实验室纳氏试剂法比对,相对偏差≤±15%。
功能验证:
报警功能:人为设置氨氮超阈值,检查现场声光报警和远程报警是否正常。
数据存储与上传:验证数据存储是否完整(至少 1000 组),上传至平台的数据是否与本地一致,无丢包、错包。
验收报告:编写验收报告,包含安装调试记录、性能测试数据、比对结果、各方签字确认,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