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更新时间:2025-11-06
点击次数:16
电极是仪器的核心耗材(寿命通常 6-12 个月),科学的维护可显著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运维成本,核心维护技巧如下:
日常清洁(每日 1 次):测量完成后,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表面 10-20 秒,去除残留水样(尤其含高盐、高有机物的水样),避免污染物附着在敏感膜上。若膜表面有明显污渍(如黄褐色有机物),可用软毛刷(尼龙材质,刷毛直径<0.1mm)轻轻刷洗,禁止用硬物刮擦(防止膜破损)。
定期活化(每 2 周 1 次):电极使用一段时间后,敏感膜响应灵敏度可能下降,需进行活化处理。将电极浸泡在 0.1mol/L NH₄Cl 溶液中 2-4 小时,使膜表面恢复对 NH₃的选择性;活化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再进行单点校准,确保斜率恢复至 0.057-0.061V(25℃时)。
避免污染与损伤:
防止重金属污染:若监测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每次测量后需用 5% EDTA 溶液浸泡电极 5 分钟,去除膜表面吸附的重金属离子,再用去离子水冲洗。
避免干放:电极闲置时(如维护停机),需浸泡在专用保护液(0.1mol/L NH₄Cl + 0.1mol/L NaCl 混合溶液)中,禁止暴露在空气中干放(会导致膜干裂)。
控制 pH 范围:预处理时严格将水样 pH 控制在 10.5-11.5,避免 pH>12 的强碱性水样长时间接触电极(会加速膜老化)。
寿命评估与更换:通过以下指标判断电极是否需更换:①校准斜率持续<0.055V(25℃时),且活化后无改善;②响应时间>15 分钟(正常应<10 分钟);③测量重复性差(同一标准溶液连续测量 3 次,RSD>5%)。更换新电极后需立即进行多点校准,确保性能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