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更新时间:2025-10-29
点击次数:24
温度通过两个维度影响电极法氨氮监测准确性:一是影响能斯特方程斜率(如前所述,温度变化直接改变电势 - 浓度换算关系);二是影响水样中氨的平衡与扩散,温度升高会加快 NH₃透过电极膜的速率,导致电极响应时间缩短,但也可能加速电极膜老化;温度过低(<5℃)则会减缓扩散速率,延长响应时间(从 5 分钟增至 15 分钟以上),且 NH₄⁺-NH₃平衡偏向 NH₄⁺,电极响应灵敏度下降。
针对温度干扰,主流控制策略包括:
全程恒温控制:在水样预处理单元、电极检测单元外包裹恒温模块(如 PTC 加热片 + 保温层),通过 PID 闭环控制将温度稳定在 25±1℃(标准测量温度)。该策略适用于温差大的户外场景(如北方冬季、南方夏季),可同时解决能斯特斜率漂移和氨扩散速率变化的问题,但会增加仪器功耗(约 5-10W)。
动态温度补偿算法:仪器内置温度 - 斜率对应表,实时采集水样温度,自动调整能斯特方程斜率;同时,建立不同温度下的响应时间补偿模型(如 10℃时延长测量等待时间至 8 分钟),确保电极充分响应。该策略无需额外硬件,适用于温度波动较小的室内监测点(如污水处理厂站房),成本更低。
采样管路保温:户外安装时,采样管路需包裹保温棉(如聚氨酯泡沫),并在严寒地区加装伴热带(功率 20W/m),防止水样在传输过程中温度骤降(如从 20℃降至 5℃),确保进入检测单元的水样温度稳定在 10-30℃,减少后续补偿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