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310-8275478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如何消除透射-散射对比法传感器中的气泡干扰?

如何消除透射-散射对比法传感器中的气泡干扰?

更新时间:2025-08-02点击次数:34

消除透射 - 散射对比法传感器中的气泡干扰,需从气泡产生源头控制、传感器结构优化、信号处理算法及安装维护等多维度综合施策。以下是具体方法:

一、减少气泡产生:从水样源头控制

气泡的主要来源包括水样流动中的紊流、管道曝气、水温变化(溶解气体释放)等,需针对性减少气泡进入测量光路:

优化采样管路设计

避免管路急剧弯曲、变径或直角弯头,减少水流扰动产生的气泡;

采样点选择水流平稳区域(如管道下游、远离泵体出口处),避免直接采集含气水流;

若水样含大量溶解气,可在传感器上游加装脱气装置(如旋流脱气罐、真空脱气器),通过离心分离或负压释放气泡后再进入测量池。

控制水流速度与压力

保持管路内水流速度稳定(如通过阀门或流量计调节),避免流速过快(>1.5m/s)导致的空化现象(水流负压区产生气泡);

若水样压力波动大,可加装稳压阀或缓冲罐,减少因压力骤降导致的气泡释放。

温度控制

若水样温度变化剧烈(如工业废水的冷热交替),可在传感器前加装恒温装置,减少温度骤升导致的溶解气体析出(如热水中氧气溶解度下降产生气泡)。

二、传感器结构与硬件优化:减少气泡对光路的影响

通过设计特殊结构,降低气泡在测量光路中的滞留或干扰:

测量池结构优化

采用倾斜式或垂直向上的测量池,利用浮力使气泡自然上浮脱离光路(气泡密度小于水,会向上移动);

测量池内部设置导流板或扰流结构,引导水流平稳通过,避免气泡在光路区域聚集;

缩小测量池体积(如微型流通池),减少气泡在光路中停留的时间,降低干扰概率。

光学窗口设计

光学窗口(透射 / 散射光接收端)采用疏水涂层(如聚四氟乙烯涂层),减少气泡附着在窗口表面(气泡附着会导致透射光衰减、散射光异常增强);

窗口倾斜安装(如与水流方向成 45°),利用水流冲击力将附着的气泡冲离窗口。

光路角度与波长选择

散射光接收器采用大角度散射(如 135° 后向散射),而非 90° 垂直散射:气泡的后向散射强度通常弱于固体颗粒物,可通过角度差异区分两者;

选用红外光源(如 880nm) 而非可见光:气泡对红外光的散射效率低于可见光,而固体颗粒物的散射特性受波长影响较小,可降低气泡的散射信号占比。

三、信号处理与算法补偿:识别并剔除气泡干扰

通过软件算法区分气泡与固体颗粒物的信号差异,消除干扰:

气泡信号特征识别

气泡通过光路时,散射光信号通常表现为瞬时尖峰(快速上升后下降),而固体颗粒物的信号更稳定(持续时间长);算法可通过设置 “信号持续时间阈值",剔除短时间的脉冲信号(判定为气泡)。

结合透射光与散射光的变化关联性:气泡会同时导致透射光骤降(遮挡)和散射光骤升(气泡散射),且两者变化幅度不成比例(散射光增幅远大于透射光降幅);算法可通过建立正常颗粒物的 “透射 - 散射关联模型",识别偏离模型的异常信号(判定为气泡)并修正。

动态滤波与基线补偿

采用滑动平均滤波或卡尔曼滤波,平滑因气泡导致的瞬时波动信号,保留真实浊度的趋势值;

实时监测光路背景信号(如无水流时的基线),若气泡干扰导致基线漂移,通过算法动态补偿基线偏移量。

多参数融合判断

部分膏端传感器集成压力传感器或超声气泡探测器,若检测到压力骤变或超声反射信号异常(气泡特征),则联动浊度算法进行信号修正。

四、安装与维护:减少气泡滞留与光路污染

安装位置与角度

传感器应水平或略向下倾斜安装,避免测量池顶部形成气泡聚集区(气泡易在顶部滞留);

确保测量池内充满水样(无顶部空气残留),可通过在池体最高处设置排气阀,定期排出残留气泡。

定期清洁与维护

光学窗口若附着气泡或污垢,会放大干扰,需定期清洁(如使用超声波自清洁功能、机械刮刀),保持窗口表面光滑;

定期检查管路密封性,避免外界空气渗入(如接口松动导致吸气产生气泡)。

校准与验证

使用无气泡的标准浊度液(如福尔马肼溶液)校准,确保算法在无干扰状态下的准确性;

现场验证时,可对比静置水样(气泡较少)与流动水样的测量值,评估气泡干扰程度,针对性调整算法参数。

总结

消除气泡干扰的核心逻辑是:“减少气泡产生→阻止气泡进入光路→通过硬件与算法区分气泡信号"。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水样特性(如气泡含量、来源)选择组合方案:

若气泡主要来自水流扰动,优先优化管路和测量池结构;

若气泡难以玩全消除,重点依赖算法识别(如瞬时尖峰剔除、关联模型修正);

高干扰场景(如曝气池废水)可搭配脱气装置 + 疏水窗口 + 多参数算法,最大限度降低误差。



扫码加微信

服务热线

0310-8275478

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3564226449@qq.com

Copyright © 2025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16027114号-4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