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310-8275478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低浊度传感器的校准周期一般是多久?

低浊度传感器的校准周期一般是多久?

更新时间:2025-07-31点击次数:26

低浊度传感器(通常测量范围 < 10 NTU,用于饮用水、纯净水等高精度场景)的校准周期需根据使用环境、测量精度要求和水样污染程度综合确定,核心原则是:在保证测量误差不超出允许范围(通常 ±0.01~±0.1 NTU)的前提下,平衡校准成本与数据可靠性。以下是具体周期建议:

一、常规校准周期(基础参考)

 

日常校准(零点核查)

 

频率:每日 1 次(或每次测量前)。

操作:用 0.2 μm 滤膜过滤的纯水(0 NTU 标准)冲洗测量腔,检测零点值。若零点偏差超过 ±0.02 NTU(如实际零点应为 0.00 NTU,测量值显示 0.03 NTU),需立即清洁光路后重新核查,必要时进行零点校准。

原因:低浊环境下,微小污染(如残留指纹、空气中的尘埃)会导致零点漂移,而零点是所有测量的基准,偏差会直接叠加到结果中(例如零点偏高 0.02 NTU,会导致 0.1 NTU 的水样测量值显示 0.12 NTU)。

 

单点校准(跨度校准)

 

频率:每 1~3 个月 1 次(根据水样清洁度调整)。

清洁水样(如纯净水、超纯水):每 3 个月 1 次;

含微量有机物 / 藻类的水样(如饮用水厂出水):每 1~2 个月 1 次;

操作:使用 1~5 NTU 的福尔马肼标准液(与实际测量值接近的浓度),校准仪器的跨度值。要求测量值与标准值偏差≤±5%(如 1 NTU 标准液的测量值应在 0.95~1.05 NTU 范围内)。

原因:光源强度衰减(LED 寿命衰减)、探测器灵敏度变化(如长期使用后光电管老化)会导致跨度漂移,低浊测量中这种漂移对 1 NTU 以下的数值影响尤为显著。

 

全量程校准(多点校准)

 

频率:每 6~12 个月 1 次(或根据厂家建议)。

操作:使用至少 3 个浓度点的标准液(如 0 NTU、1 NTU、5 NTU),校准仪器的线性响应曲线。适用于对精度要求及高的场景(如电子级超纯水,浊度 < 0.1 NTU)。

原因:长期使用后,光路偏移(如透镜微小松动)、电子元件老化可能导致非线性误差(低浓度点准确但高浓度点偏差大),全量程校准可修正这一问题。

二、特殊情况:需缩短校准周期的场景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立即进行校准,不受固定周期限制:

 

光路系统维护后:如清洁光学窗口、更换光源或透镜后,必须重新校准(光路微小变化会导致散射信号偏差达 0.05~0.1 NTU)。

测量值异常波动:如同一水样的测量值连续 3 次波动超过 ±0.03 NTU(排除气泡、污染等因素后),可能是校准曲线偏移,需重新校准。

水样性质突变:如从测量纯净水改为测量含微量颗粒物的地表水,需用新水样对应的标准液校准,避免基质效应(水样中溶解物对光的吸收差异导致误差)。

长期停用后:传感器闲置超过 1 个月,再次启用前需进行全量程校准(光源可能因存放导致强度不稳定)。

三、校准注意事项(影响周期有效性的关键)

标准液质量:使用符合 ISO 7027 标准的福尔马肼标准液(有效期通常为 3 个月),过期或沉淀的标准液会导致校准失效,间接缩短实际有效校准周期。

环境控制:校准需在恒温(20±2℃)、无强光直射的环境中进行,温度波动 1℃可能导致 0.01 NTU 的误差,影响校准有效期。

记录与追溯:每次校准需记录校准点偏差、环境温度、操作人员等信息,若后续测量值异常,可通过校准记录追溯是否因校准失效导致。

总结

低浊度传感器的校准周期不是固定值,而是 “动态调整的区间":

 

基础频率:每日零点核查,1~3 个月单点校准,6~12 个月全量程校准;

核心依据:以 “测量误差不超出允许范围" 为准则,污染越严重、精度要求越高,校准周期越短。

 

通过严格执行校准周期,可确保低浊度测量在 0.001~10 NTU 范围内的误差控制在 ±0.01~±0.1 NTU(具体取决于仪器精度等级),满足饮用水、制药用水等场景的严格要求。


扫码加微信

服务热线

0310-8275478

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3564226449@qq.com

Copyright © 2025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16027114号-4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