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310-8275478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当前位置:首页技术文章清洗膜法余氯传感器透气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清洗膜法余氯传感器透气膜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更新时间:2025-07-08点击次数:29

清洗膜法余氯传感器的透气膜是维护传感器性能的关键操作,若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膜破损、灵敏度下降或测量误差增大。清洗时需兼顾保护膜材质、避免二次污染和确保清洗效果,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一、清洗前的准备事项

 

确认传感器状态

 

清洗前需先断开传感器与主机的连接,避免清洗过程中液体渗入电路接口导致短路。

记录清洗前的传感器读数(如余氯示值、响应时间),便于清洗后对比效果,判断是否清洗到位。

 

选择适配工具与试剂

 

工具:使用专用的软质工具(如硅胶刮刀、尼龙毛刷、聚乙烯镊子),禁止使用金属工具(如钢针、铁刷),以免划伤或刺破透气膜(尤其是聚四氟乙烯等脆性材质膜)。

试剂:根据污染物类型选择合适试剂(如物理污染物用清水,水垢用稀盐酸,生物污染用弱氧化剂),避免使用强腐蚀性试剂(如浓硝酸、强碱),防止膜材质被腐蚀(如聚四氟乙烯虽耐酸碱,但长期接触浓酸可能老化)。

二、清洗过程中的操作规范

 

控制力度与方式

 

物理擦拭时(如去除表面悬浮物),用蘸水的软棉布或海绵轻轻擦拭膜表面,避免按压或摩擦过度,防止膜变形、孔隙结构被破坏(透气膜的孔隙分布对余氯透过率至关重要)。

若膜表面有顽固附着物(如胶体层),可将膜片浸泡在清洗液中(如 5% 柠檬酸溶液),通过浸泡软化污染物,禁止用硬刷直接刷洗,以免膜表面出现划痕。

 

避免清洗液残留

 

用化学试剂(如稀酸、次氯酸钠)清洗后,必须用纯水洗至中性(可用 pH 试纸检测清洗后的水),残留的酸、碱或氧化剂会:

腐蚀电极内部电解液(如 Ag/AgCl 参比电极);

干扰余氯检测反应(如残留次氯酸钠会导致示值偏高)。

 

保护膜的完整性

 

拆卸膜片时(若设计允许拆卸),需按说明书步骤操作,避免用力拉扯膜的边缘(部分膜片与电极壳通过胶黏固定,过度用力会导致膜脱落或撕裂)。

若膜片已出现微小破损(如针孔、裂纹),禁止继续清洗使用,需直接更换,否则破损处会导致水样直接接触电极,造成测量值剧烈波动。

三、清洗后的处理与验证

 

干燥与组装

 

清洗后的膜片需自然晾干(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烘烤),高温会导致膜材质收缩、孔隙闭合(如聚乙烯膜在 60℃以上可能变形)。

组装时确保膜片平整无褶皱,密封圈(若有)安装到位,防止水样从缝隙渗漏(渗漏会导致实际接触膜的余氯量减少,示值偏低)。

 

性能验证

 

清洗后将传感器重新接入系统,用标准溶液(如已知浓度的余氯标液)校准,观察:

响应时间是否恢复(如从清洗前的>3 分钟缩短至<1 分钟);

示值稳定性(连续测量 3 次,偏差是否≤±5%)。

若校准后仍存在响应慢、示值漂移,可能是膜孔内部残留污染物未清除,需重复清洗或更换膜片。

四、特殊场景的注意事项

高污染水体(如工业废水):清洗时可先通过预处理(如用滤膜过滤水样)去除大颗粒杂质,再进行膜清洗,避免清洗时污染物二次附着。

生物污染严重场景(如泳池水、景观水):用弱氧化剂(如 50ppm 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后,需额外用纯水冲洗 3-5 次,防止残留的消毒剂破坏膜的透气性。

低温环境清洗:若水样温度<5℃,清洗液需预热至室温(20-25℃),避免低温导致膜材质变脆易裂。

总结

清洗透气膜的核心原则是 “温和除污、保护膜结构、避免干扰检测"。操作时需根据污染物类型选择合适方法,控制力度和试剂强度,清洗后通过校准验证效果。对于频繁污染的场景,建议结合预处理(如加装过滤器)和定期维护,减少清洗频率,延长膜的使用寿命。


扫码加微信

服务热线

0310-8275478

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3564226449@qq.com

Copyright © 2025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16027114号-4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